文章来源: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 点击数: 190次 直接咨询
在体检报告中,转氨酶这一指标常常牵动着人们的心。很多人一看到转氨酶升高就担心自己是不是得了肝炎。那么,转氨酶高到多少才算肝炎呢?让我们来听听肝病专家高子敏医生的专业解读。
一、认识转氨酶
转氨酶主要包括谷丙转氨酶(ALT)和谷草转氨酶(AST),它们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。当肝细胞受到损伤时,这些转氨酶就会释放到血液中,导致血液中的转氨酶水平升高。因此,转氨酶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重要指标之一。
二、转氨酶升高与肝炎的关系
一般来说,转氨酶轻度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就是肝炎。高子敏专家指出,一些生理性因素也可能导致转氨酶暂时升高。比如,在剧烈运动、过度劳累、熬夜、饮酒、服用某些药物等情况下,转氨酶可能会出现一过性的升高。通常这种情况下,转氨酶的升高幅度相对较小,一般在正常上限的 1 - 2 倍以内,而且去除诱因后,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,转氨酶会逐渐恢复正常。
然而,如果转氨酶持续升高,尤其是升高幅度较大时,就需要高度警惕肝炎的可能。对于成年人来说,当谷丙转氨酶(ALT)超过正常上限的 2 倍以上,即大于 80U/L(不同检测方法和检测机构的正常参考值可能会略有差异),同时伴有谷草转氨酶(AST)的升高,且排除了其他导致转氨酶升高的因素时,患肝炎的可能性就比较大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这只是一个大致的参考范围,具体情况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、病史以及其他相关检查来综合判断。
三、其他导致转氨酶升高的原因
除了肝炎,还有很多其他原因会引起转氨酶升高。例如,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,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脂肪肝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。脂肪肝患者由于肝脏内脂肪堆积过多,会导致肝细胞受损,从而引起转氨酶升高。一般来说,脂肪肝患者的转氨酶升高幅度相对较轻,多在正常上限的 2 - 3 倍之间。
另外,酒精性肝病也是导致转氨酶升高的常见原因之一。长期大量饮酒会对肝脏造成损害,引起酒精性肝炎、酒精性肝硬化等疾病。酒精性肝病患者的转氨酶升高程度因病情轻重而异,在戒酒后,转氨酶可能会有所下降,但如果肝脏损伤严重,转氨酶可能仍然会持续升高。
此外,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、药物性肝损伤、遗传代谢性疾病等也可能引起转氨酶升高。比如,某些抗生素、解热镇痛药、抗结核药等都可能对肝脏造成损害,导致转氨酶升高。
四、确诊肝炎的其他依据
要确诊肝炎,不能仅仅依靠转氨酶的数值。高子敏专家强调,还需要结合以下几方面进行综合判断:
临床症状:肝炎患者可能会出现乏力、食欲不振、恶心、呕吐、腹胀、肝区疼痛等症状。但有些患者可能在疾病的早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,所以不能单纯依靠症状来判断是否患有肝炎。
病史:了解患者的病史对于诊断肝炎非常重要。例如,是否有肝炎接触史、输血史、手术史、饮酒史、用药史等。如果有这些高危因素,患上肝炎的可能性就会增加。
其他检查:除了转氨酶外,还需要进行其他的检查来辅助诊断。比如,乙肝五项、丙肝抗体等检查可以明确是否有病毒性肝炎;肝脏超声、CT 等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肝脏的形态、大小、质地等,判断是否有肝脏病变;肝纤维化指标检查可以评估肝脏的纤维化程度等。
总之,转氨酶升高不一定就是肝炎,但当转氨酶明显升高时,需要引起重视,及时就医,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诊断。肝病专家高子敏提醒广大患者,不要仅仅因为转氨酶升高就盲目恐慌或自行诊断治疗,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的检查和规范的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