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来源: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 点击数: 78次 直接咨询
肝脏,人体代谢的核心“引擎”,一旦被肝纤维化的阴霾笼罩,健康便亮起红灯。不过,早期肝纤维化尚处可逆阶段,及时干预能改写结局。肝病专家庄淑英医生,凭借深厚专业知识与临床经验,为我们详细拆解治疗之法。
肝纤维化并非单一病症,背后病因多元,找准“病根”才能精准出击。病毒性肝炎是常见“元凶”之一,乙肝、丙肝病毒持续侵袭肝脏,引发炎症,进而刺激纤维组织增生。庄淑英医生强调,这类患者需先进行抗病毒治疗,乙肝患者可通过恩替卡韦、替诺福韦等药物抑制病毒复制,丙肝患者如今有了直接抗病毒药物(DAA)方案,能高效清除病毒,从源头上减缓肝纤维化进程。
酒精也是肝脏的“宿敌”,长期酗酒会让肝脏不堪重负,发展成肝纤维化。此时,戒酒成为首要任务,同时配合营养支持,补充蛋白质、维生素,助力肝细胞修复,如同为受损肝脏注入“修复剂”。
自身免疫性疾病同样会累及肝脏,导致肝纤维化。针对这类情况,免疫抑制剂大展身手,调节免疫系统紊乱,让肝脏免受“误伤”,为病情好转创造条件。
在对因治疗基础上,抗纤维化药物是“主力军”。比如,复方鳖甲软肝片等中成药,具有软坚散结、活血化瘀功效,能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,减少胶原合成,逐步化解肝脏纤维组织;西药方面,水飞蓟素胶囊可稳定肝细胞膜,发挥抗氧化作用,阻止肝细胞进一步受损,间接延缓纤维化进程。
肝纤维化过程中,肝脏功能受损,保肝药物不可或缺。多烯磷脂酰胆碱,能帮助修复肝细胞膜,促进肝细胞再生;还原型谷胱甘肽,作为体内重要的抗氧化剂,可增强肝脏解毒功能,减轻有害物质对肝脏的损害,与抗纤维化药物相互配合,全方位守护肝脏。
早期肝纤维化患者饮食上要遵循“高蛋白、高维生素、低脂肪”原则。优质蛋白如瘦肉、鱼类、蛋类、豆类,为肝脏修复提供必要原料;新鲜蔬果富含维生素 C、E 及矿物质,能增强免疫力,对抗自由基损伤;而油炸食品、动物内脏等高脂肪食物,会加重肝脏代谢负担,应坚决远离。
肝脏在夜间进行代谢修复,规律作息至关重要。每晚保证 7 - 8 小时充足睡眠,让肝脏在最佳时段“休养生息”。避免熬夜、过度劳累,以免削弱肝脏抵抗力,给纤维化“可乘之机”。
选择散步、太极拳、瑜伽等轻柔运动,每周坚持 5 次,每次 30 分钟左右。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,提升新陈代谢,帮助肝脏排出毒素,还能增强体质,助力身体对抗肝纤维化。
治疗期间,定期复查是“指南针”。肝功能、肝脏超声、肝纤维化指标等项目,每 3 - 6 个月检查一次,实时掌握肝脏状态。医生依据检查结果,动态调整治疗方案,确保治疗始终“有的放矢”。
早期肝纤维化虽严峻,但在庄淑英医生这般专业指导下,医患携手,从病因根治、药物攻坚、生活调护到病情监测全方位发力,便能有望逆转纤维化进程,让肝脏重回柔软与健康,开启无忧生活新篇章。